「假生氣,真撒嬌」
最後都會演變成真生氣、真衝突。
女孩嘟著嘴,手插著腰不發一語。「又來了!」男孩的無奈像是在沙發前看過無數次的電影,台詞已經會背了。
不知道在氣什麼,其實她自己也不知道,反正就是好氣!
怎麼你還不來安慰我?怎麼不看看我?這樣下去我會好生氣好生氣啊!這樣下去今天的約會又要搞砸了啊!但是!你怎麼還是沒發現!
伴隨著空氣中的扭捏與越來越高昂的不耐,兩個人的怒氣像壞掉的雲霄飛車一樣直直往天上衝卻下不來。
他不懂,到底又怎麼了?他不知道如何處理也不樂見現在的劇情上演,他沒辦法,只好任由自己也被這煩躁與怒氣感染。
一切就這樣失去控制,沒人知道到底是誰點燃了這枝稻草。是哪個零件疏於保養,導致這場意外發生。
「故意的」
其實呢我們很常故意生氣,下意識透過生氣去達到某個我們羞於啟齒的目的。
發現、承認自己正在故意,其實很不容易,但是一但意識到了,憤怒就像被戳破的氣球般消了。
但,為什麼我們要故意生氣?
因為生氣總是顯著且急迫,就像綁匪手持刀刃頂著周遭的頸,逼著對方乖乖就範。
是一種可以立即引起注意然後獲得想要結果的勒索。我們非常擅長依賴這項技能來達到目的,但是事實上我們卻總是搞砸。
「練習意識自己情緒來源」
處在生氣的情境中往往更難跳脫,因為生氣是一種武裝是一種強悍,我們很難在這個狀態中突然軟化,示弱。
我也常常如此。
當我發現我那不斷增生的怒氣背後,其實只是我希望被關懷被安慰被擁抱,我故意讓自己好生氣好生氣,只求一個溫柔的救贖,給自己一個被重視的理由。
在一面反省自己的怒氣一面探索的過程中發現這件事情,我找到了我怒氣背後的「目的」。
原來我要的只是這個呀!然後繼續思考現在鬧脾氣的我究竟有沒有離我的目的地更近一步?還是像搭上了反方向的列車,浪費時間與精力。
結果我發現,我的脾氣只會讓自己與身邊的人難受。最後這股氣會擅自將我載離目的地,到達一片戰爭過後的荒蕪之地。
「找到需求,用需求代替情緒溝通」
女孩嘟著嘴,手插著腰不發一語。
沈默片刻,女孩石化的五官軟化了。
「你都不安慰我!我只是想和你多說幾句話!我想要你重視我!想要你拍拍我!我根本就沒有生氣!」
⋯⋯⋯!
「對不起嘛,沒事了沒事了抱一個好不好~~」
這場電影,給了男孩一個驚喜,嶄新的劇情,沒出現過的台詞。
終於知道她在氣什麼,或是終於知道其實她並沒有生氣,終於發現女孩只是鬧鬧彆扭,終於知道怎麼處理。
他們相視而笑,手牽著手,這一次不是心碎沈重的戰爭片,真好!這一次雲霄飛車沒有故障!把多餘的情緒都宣洩出來了,真好!